您好,
這半年來朋友Ping和我試著聯繫可能有意願翻譯出版
《Psychiatric Drug Withdrawal: A Guide for Prescribers, Therapists,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的出版社
目前正繼續在努力中。
Ping翻譯整理資料,撰寫了此書的簡介,內容如下:
《謹慎用藥‧小心停藥:給精神科醫師、心理工作者、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屬的指南》
《Psychiatric Drug Withdrawal: A Guide for Prescribers, Therapists,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Springer, 2013》
Dr. Peter Breggin著,2013年Springer出版
(在科學、技術與醫學領域中,Springer是世界最大的書籍出版者)-此句出於維基百科
簡介:
「本書之用意主要是針對精神醫學之用藥要謹慎,斷藥必須有妥善程序及風險預防。」
當精神醫療的目的不再是消極性的「控制症狀」與「維持穩定」,而是積極性的「復元」(recovery)與保持追求幸福的信念與能力;當精神醫療的過程重新強調病人的自主性而不只是「配合治療」;當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精神藥物對於大腦、整體健康和壽命,以及病人日常生活的負面作用;此時,「停止精神藥物藥」(Psychiatric Drug Withdrawal )便成為所有精神醫療的參與者必須認真面對的期望、選項與課題。而停藥過程的危險性更需要透過一個以人為本的協力關係才能夠安全地進行,其中包括了病人的自主控制、醫生的專業判斷、家屬的觀察與支持,乃至其他精神─心理領域的專業工作者的積極協助。
本書是第一本提供精神科醫師、心理工作者、精神疾病患者與其家屬如何停用精神科藥物之詳細指南的專業書籍。作者Peter Breggin是在哈佛大學受訓的精神科醫師,並曾擔任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IMH)的全職顧問。他長期批判精神藥物與電痙攣療法的副作用與不當使用,並曾多次在法庭與國會擔任專家證人,被譽為「精神醫療的良心」。
本書主要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份說明為何需要停藥或減藥的理由,第二部分則提供具體的過程與方法。在前半部中,作者以精神科藥物所可能造成的慢性腦部損害(chronic brain impairment)作為主要的停藥理由,分別討論了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藥物、興奮藥物(特別針對ADHD)、BENZODIAZEPINES及其他鎮定藥物、鋰鹽及其他情緒穩定藥物。作者援引大量的研究報告和臨床案例進行詳細的說明,並特別指出藥物副作用可能被忽視的內在因素,包含藥廠的利益和由藥物本身所造成的病識感障礙。
在本書的第二部分,作者先提示了各種不同的精神科藥物在停藥的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反應。接著,他詳細地提供了一套停藥的步驟與方法:從建立信任與希望開始建立病人的用藥史;建立包含醫師、心理工作者、病人和家屬的協力團隊;心理治療的介入以及情緒危機的處理。最後他則分享了許多臨床的經驗、技巧與案例,包括抗憂鬱藥物、BENZODIAZEPINES、多重藥物以及兒童和青少年的個案探討。
(參考Dr. Peter Breggin網站http://breggin.com/ -該書網頁 與Amazon網站的相關資料 撰寫)
如果最後都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
我們打算自籌款項找人翻譯出版。
想先在這裡問看看您對此書的需求反應,
以做為是否進一步學習用網路募資平台籌措翻譯出版費用的參考依據。
如果您有意願購買此書,請在部落格留言板留言(可密訊),
並請您留下您的email,方便有更進一步的訊息時可通知您,謝謝~
慢慢 2015/07/14
相關文章:
【進度報告】出版《謹慎用藥‧小心停藥:給精神科醫師、心理工作者、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屬的指南》一事
【New進度報告】出版《謹慎用藥‧小心停藥:給精神科醫師、心理工作者、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屬的指南》一事
專家推薦:
「從人道主義和全人醫療保健/身心靈整合的立場,結合科學實証的客觀論述,本書值得大家閱讀與傳播。」-文榮光醫師
文榮光醫師簡介:
1973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1987-88曾獲國科會遴選前往美國哈佛大學進修醫學人類學一年、1990取得教育部部定教授資格、及教育部1993學年度大學暨獨立學院教學特優教師。2005榮獲國立屏東高級中學第八屆傑出校友。
曾任台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1978-1979)、高雄醫學院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精神科主任兼教授(1981-1994)、與醫學社會學系主任(1990-1993)、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系主任(1994-2004)、私立高雄仁愛之家附設慈惠醫院院長(2005-2011)、長庚大學醫學系(2005-2009)、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2004-2009)兼任教授、社區開辦私人診所(高雄市鳳山區),擔任文榮光診所院長(2011/04-2013/12)、彰濱秀傳心理健康中心院長(2014/01/01-2014/09/22)。1984擔任高雄市康復之友協會創會理事長,之後曾任台灣心理治療學會創會理事長(2001-2004)、與台灣性教育協會理事長、火鳳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等。專長為精神醫學、性醫學與性治療、醫學人類學及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