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人與人之間不該是對立的, 應是人與人彼此合作去和事情競爭, 去解決問題。」 from〈由認為精神醫界黑暗的偏差認知到持平看待的轉念歷程〉

目前分類:疾病探討 (5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全文轉載自生活調適愛心會互動關懷區

http://home-selfhelp.com/phpbb3/viewtopic.php?f=12&t=2745&p=21204#p21204

文章標題 : Re: 慢慢部落格分享發表於 : 2011-07-17 2:12 星期天

apple奶奶 寫:

慢慢
我讀了你的書信文章
文筆思路依然讓我讚歎驚喜
但你文中所提的精神醫療和疾病的觀點
使我十分觸動而感慨
長期以來的愛心會服務工作
我的內心深處何嘗沒有許多對醫療藥物的困惑和疑慮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為精神藥學是場騙局、毒害大眾、從中賺取暴利的美國CCHR協會

(Citizens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呈現了部分真實,

 我看的CCHR紀錄片內容有些陳述契合我的親身經歷,

片中談及治療精神疾病的關鍵論點-解除身體未被診斷出的障礙-

也類同我所學的氣功醫學理論和我看的醫師群所言

(有時是身體某部分的障礙傷害造成了身體、腦部氧氣較少、神經拉緊,

才形成憂鬱、失眠、焦慮、恐慌...等症狀,

只要解除身體障礙,讓該部氣血通暢恢復供氧、鬆化神經,

以上的症狀也就能減緩甚至解除),

只是cchr鼓勵受害者控告醫師和藥廠來凸顯問題的做法,我認為不妥,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應大安說「讓社會大眾對這些疾病(精神)有正確的認知並清楚求助的管道,

也讓大家知道心理生病時,比較正確的對應方法,

例如:有人老是覺得身體不舒服,而且是真的很不舒服,

天天把醫院當超級市場逛,健保卡用了數百次,偏偏不論如何檢查、就是檢查不出病因,

其實,這很可能是來自心理方面的問題......」

 

我學習接觸的醫療方式與親身經驗讓我知道:

有些人的身體不舒服是身體整體系統性的障礙造成的,

是現今西醫檢查儀器檢查不出來的,

病人是真的很不舒服,只是到醫院檢查查不出病因,

很容易就被歸因是心理有問題所致,因為醫生找不到原因。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藍色全文來自生活調適愛心會互動留言版友 大安

主 旨: FW:我們的權利和應有的尊重(有關教育)

我們都是吃五殼雜糧的血肉之軀,每個人都有可能生病,

但如果問任何人,除了法定傳染病外,最怕得什麼病的人?

我想,大家應都會說,最怕精神病人吧!

 

要是不幸得了各類型的慢性病,雖然惱人,治療費時,

大致來說,家庭、社會都會給予相當的支持,並享有各種醫療資源。

至於,一般身障的朋友,雖然行動較為不便,

但現今的社會已非常注重他們的人權,社會大眾也會給予相當的同情,且給予他們應有的尊嚴,

而他們也勇於站出來,爭取自己該有的權利。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慢慢: 

這世界沒什麼對與不對
只要自己過的爽
管別人怎麼說
你打的這篇文章的醫生_他要講什麼是他的權利
我們不要去看就好
加油
gaolu    

 

gaolu,
謝謝你的加油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心症精神疾病的問題的成因不是很單純,

我們需要從身體和心理兩方面去探討:
有時純粹是身體障礙造成的,這時德術兼備的醫師可以幫上忙;
有時單純是心中有過不去的結,而要解決需要從認識自己、反省自己
和從人我的關係下去審思,修正自己不恰當的念頭和行為,這樣才能拔除病因;
有時候問題的原因盤根錯節,身體和心靈兩者互相影響,需要雙管齊下......
但不管生病的原因為何,請大家都要有長期為自己健康奮鬥的心理準備,
這是一條漫長、不好走的路。

而且我們要有這樣的認知:
『能救自己的真的不是別人,不要有想依賴別人的心,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當你無助軟弱時,很容易被有心人士欺騙利用......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郭珍於2013/05/20 11:40 回應

「關於重病時不願服用精神科用藥的原因」

 

西醫有其限制,治療的方式又常在某一個框架,有時會忽略某些訊息。

辛苦了,希望你有逐漸好起來。

 

慢慢於2013/05/20 19:18回覆

 

聽郭玲說  你常問起我

謝謝你持續的關心和鼓勵

如果醫生願承認西醫有其限制倒還好,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部分內容轉錄自愛心調適會互動關懷區zen 回覆「感恩讓一切不如意好得多」(感恩一文同本部落格「知足讓一切不如意好得多」

http://home-selfhelp.com/phpbb3/viewtopic.php?f=12&t=3247

 

zen :

Dear Slow

藥物與物理治療之機轉(mechanism),應該都是維護生理運轉,使生理有機會來戰勝病理。當運用兩者成慣性後,效果可能就會受限,形成治標不治本,何如嘗試以強化心理來強化生理,逐步取得身體之掌控權?感佩妳的勇敢和執著,加油!

 

zen大大:

如您所說:『以強化心理來強化生理,逐步取得身體之掌控權』,

我生命的體驗正是如此,這才是一條有出口的路。

我在版上發文和成立部落格的目的,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系列講座】2011 秋季展望 :

神經、行為、腦、疾病—21世紀神經科學的新發展

 

展望本季以「神經、行為、腦、疾病—21世紀神經科學的新發展」為主軸,邀請了中研院和成大醫院的教授與醫師,從生物物理、分子化學,和神經醫學的角度,探討人類和動物的行為表現,以及各項神經性疾病發生的本源;從動物幼年的行為,到成人生活中的壓力,再到身體的酸痛和老年失智,希望藉著神經科學的新發展,讓我們對自己多一分認識!

我們通過眼、耳、鼻、舌、身五種感知器官,觀察和體會周遭的環境,但是最終在我們意識中出現的環境樣貌,卻是我們的腦綜合了各器官的回傳資訊所做的詮釋和判讀,所以決定我們如何看待「真實」世界的,其實是我們的腦!

活動名稱:《神經、行為、腦、疾病—21世紀神經科學的新發展》

活動日期:20111007日~20111125

活動時間:週五晚間7:00~9:00 pm6:30 pm開放入場

活動地點:台北市羅斯福路41號 台灣大學應用力學所國際會議廳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全文請見愛心調適會互動關懷區

http://home-selfhelp.com/phpbb3/viewtopic.php?f=12&t=2983

 

文章標題 : 請給我們應有的尊重與對待發表於 : 2011-10-18 2:55 星期二 

大安發表

  

如果問任何人,除了法定傳染病外,最怕得什麼病的人?

我想,大家都會說怕精神病人吧!

 

一般身障的朋友,雖然行動較為不便

但至少,一般社會大眾會給予相當的同情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茲引用《誰來定義「正常」?─邊界上的精神醫學》一文

陳述我對憂鬱症篩檢活動的看法


《誰來定義「正常」?─邊界上的精神醫學》口述│巫毓荃 整理│陳雨君

 

巫毓荃醫師

台大醫學系學士、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科技與社會組碩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衛爾康醫學史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現為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

 

正常與異常的模糊界線

 

生物精神醫學作為目前精神醫學的主流,從十九世紀開始,它就想要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但至今尚未達成目的。精神科始終都無法像內外科疾病那樣,可以做出很明確的診斷。這種本質上的問題,難以被解決。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 PanSci泛科學新聞網總編‧「全球之聲」編輯 & 中文版發起人 

鄭國威先生與我分享此篇文章

 


 
誰來定義「正常」?─邊界上的精神醫學        

                               

                               人籟雜誌 September 01, 2011陳雨君

 

或許,每個人都有瘋狂的一面,只是程度有所不同。那麼,我們如何能在正常與異常間畫下清楚的線?本期《人籟》專訪了耕莘醫院精神科巫毓荃醫師,他簡要地為我們回顧精神醫學史,並分析在理性的旗幟下,精神醫學如何規訓人類的不理性。

 

巫毓荃醫師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e: 團療畢業感言發表於生活調適愛心會討論區互動關懷區 2011-09-08 6:11 http://homeselfhelp.com/phpbb3/viewtopic.phpf=12&t=2825&st=0&sk=t&sd=a&start=15

 

樂受行大哥,您好:

 

讀了您的『團療畢業感言』,

我深深佩服著,覺得您是一位充滿了溫暖與能量的行動者。

覺得您要我給您指導和建議,實在是不敢當,我願與您分享我的經驗。

「呼吸困難和喘不過氣的感覺'窒息'心悸'胸悶胸痛頭暈'噁心 站不穩快昏倒'

  手腳麻手心冒汗'身體發冷'害怕即將死亡'無法控制自己和即將發瘋的感覺」

 

您的這些症狀,我大部分也都有,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者,暢銷全球二十多種語言版本,銷售千萬本的《曠野的聲音》作者 --致力於推展預防醫學教育計畫的瑪洛‧摩根醫生,在書中有談到他對醫療的看法:「我從不認為,真正的醫療來自醫生和他們那套醫術,因為多年前我自己跟小兒麻痺症搏鬥時,就已經體會到,真正的醫療只有一種。醫生能夠清除體內留存的外來雜質、將化學藥品注射入體內、調整移位的骨頭,但這並不意味身體會真正復原。事實上,我敢說,在人類歷史上從沒有一位醫生,不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曾真正治好一個病人。每個人真正的醫療者是活在他自己心裡。」(註6

《曠野的聲音》書中記錄著瑪洛‧摩根醫生到澳洲參加研究計畫受邀參與原住民頒獎的宴會卻經歷了一場意外的人生之旅,與原住民徒步橫越澳洲沙漠,旅途中屢見原住民展示奇蹟。有次某個伙伴跌落深谷,整個傷口顯露出來,是非常嚴重的穿破性骨折,位置在膝蓋和腳踝之間。沒有使用繃帶、束帶、夾板、柺杖和縫線的他們,只使用族裡傳統的手療法和誦念祝禱,第二天早上,那個嚴重骨折的人就能站起來和大夥一塊步行上路,腳一點也沒跛。五天後他身上的傷口也全都癒合,只留下淡淡的疤痕。那個人體重約一百四十五磅。他不靠任何支撐,自己站了起來,並不擔心那支折斷的的骨頭又從傷口凸出來----這簡直就是奇蹟。作者描述說他知道:「這整個部落的人身體都很健康,這些具有醫療保健才能的原住民,從未修習過生物化學和病理學,他們擁有的是真理、意志、保持身心健康的決心。」(註7

 

(註6:見智庫文化出版;瑪洛‧摩根著《曠野的聲音》P.141

(註7:見智庫文化出版;瑪洛‧摩根著《曠野的聲音》P.145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是否該服用藥物

 

我在生活調適愛心會互動關懷區PO「不藥而癒獲得平靜的方法」一文後,引起多方回應討論,主因是大家對「是否該服用精神科藥物」各方觀點懸殊見解迥異,致使議題討論互動熱烈。

但在彼此對話的過程中,我並沒有把話說得夠清楚明白,因為我個人尚因其他因素而顧慮遲疑因此有所保留,所以有些事實當時沒有全盤坦白以告。現下,我將對「是否該服用精神科藥物」,以多方專家論點與本身的實際經驗加以說明提出個人見解:

「世界免疫學權威」 安保徹先生和「日本經營顧問之神」船井幸雄先生合著的《不會老的生活方式》書中主要論述:「疾病的發生是人體提醒我們的生活方式出了差錯,服用藥物只能暫時緩解不舒服的症狀,卻無法根治。要真正治好疾病,必須從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做起,憑藉身體原本具有的能量,才能真正痊癒。」(註1

船井幸雄先生說:「真正能治好疑難雜症的醫師會採用非常識的治療法。而且絕對不會恐嚇病人。因為讓病人安心是治療的第一步。像我曾被診斷出痛風、前列線肥大,但我既沒吃藥也沒動手術就復原了。如果那時聽從醫師的囑咐,或許現在就不會有健康的我。」(註2

安保徹先生說:「只要能善加利用自律神經和免疫系統,有些疾病就算不用藥也能治好。想要如此首先必須改變生活,然後擁有充足的睡眠、休息和飲食,同時避免累積壓力。通常被檢查出癌症後進行手術化療的死亡率會比什麼都不做來要高,尤其在治療法尚未確立之前,不做檢查似乎比較好。」(註3

兩人共同表示:「真正能治好疾病的是患者的意志和身體。所以只要持續接納與相信自己,生命的維持力就能發揮他的本能。」(註4

安保徹先生認為「以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去治病是最理想的。」以下節錄書中內容加以說明: 

 要發揮動物身體所具備的自然治癒力,東方醫學會比西方醫學有效。東方醫學的治療法包含中藥、針灸、艾炙等。這些療法的特徵是藉由刺激身體,導出身體驅趕疾病的能力。

 像中藥是加入少量特別苦的物質,恢復停滯的消化活動,藉以解除疾病;或是打開收縮的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換言之,是用毒來產生使生物體活化的因子。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lin~

 

我想試著把我知道的事說出來,我有太多的話想說,但用言談總無法完整表達出我內心所想的,更何況大部分時候的狀況是:「我根本不想(無法)和人互動,我失去了所有的力氣與動力,失了魂散了魄的自己,就像是一尊木然無感的石像。」

 

在那些灰暗無光的日子裡,每天我都得強迫自己出門工作,假日則得努力強迫什麼都不想做、失去所有活著的樂趣的自己做些簡單重複性高的家事,例如:擦地板、洗碗、摺紙盒等來度過這彷彿凝固凍結而痛苦難耐的時光。

 

從九月份開學以來,從一開始的緊張焦慮無法停止的心悸躁動感,我又再次陷入痛苦的憂鬱當中,揮之不去的疲累無力,空洞無光的眼神、槁木死灰般的軀體,如行屍走肉般沒有知覺沒有喜怒哀樂的情緒活在世上。雖說從一開始的兩個月無法安眠也吃不下東西的飲食、睡眠障礙,到如今已較有胃口、也能睡得著覺已屬萬幸,但那種壓住我的頭和胸口、抽掉我全身力氣卻又在我體內鼓譟迫使我躁動不安、讓我想要瘋狂大叫無法靜坐的矛盾感受,最是讓人難以忍受。在這個狀態底下,沒有什麼可以舒緩我的痛苦,我只想求死以得解脫。而更讓人覺得淒涼的是:在外觀上旁人看不出來我正在受苦,他們只是看到我安靜沈默的坐著,以為我在好好休息放鬆,卻不知我正在地獄中,我痛苦得好想大喊:誰來救我?奈何這一切卻是無法向旁人說出口的。

 

只有偶爾零星的時光得以擺脫那種快要逼瘋我的狀態,回復正常---舒服而安泰的情緒。在痛苦中,我每天仍強迫痛苦掙扎不願出門的自己到學校工作,是我太堅強還是偽裝得太好?周遭沒有人知道那發生在我身上的痛苦是怎麼一回事。各自忙於工作互動較少的同事們只是覺得我看起來精神不好、睡眠不足,孩子們也沒有人察覺異狀,因為每當我踏進教室時,我會覺得對他們有責任,我不能逃避,我得盡力給他們最好的自己。當我這麼想,當我努力集中注意力面對孩子時,自己往往得以暫時從無邊無際的痛苦中轉移注意力,浮出水面換口氣。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慢慢 :
急性期,建議仍聽從醫師的醫囑 !

過了急性期,或許可採用其它方式
精神官能症與精神疾病不同之處 :
"
前者"於急性期時 , 非常需要藥物緩解症狀 (憂鬱症.泛焦慮症.恐慌症等
)
"
後者 " ............. 的確有些人和妳有相同的疑問
!
重點是 ~二者都是除了"藥物",還能以運動.社會系統支持.書寫.認...

讓患者更加舒適 , 緩和症狀 !



您好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