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  

作者: 精神科醫師陳豐偉
資料來源 http://blog.cw.com.tw/blog/profile/70/article/1972

綠色字部分是慢慢寫的

有一定嚴重程度的憂鬱症,排除其他身體疾病或精神狀況的影響,絕大多數都是「大腦」的疾病。

我常對病人說:「憂鬱症是大腦的疾病,會漸漸影響大腦功能。也許你的意志力可以硬撐,讓生活與工作可以過得下去,但你的注意力、記憶力、思考反應能力逐漸變差、工作上出錯率增加,不是你用意志力能掩飾的。」

但憂鬱症也不只是大腦的疾病。

許多研究顯示,憂鬱症病人的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系統(HPA axis)、發炎、代謝、神經內分泌反應路徑常有異常,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疼痛等慢性病常一起發生。

許多跡象顯示,有一部份的重度憂鬱症,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份(這是慢慢寫部落格躁鬱旅程分享自身經驗試著想告訴大家的觀點之一),有點類似自體免疫疾病;這還有待科學家繼續鑽研。

曾有許多人想找出可以預測或反應憂鬱症的單一生化指標,抽個血、驗個尿就能找出高風險病人,可惜都沒成功。

最近,有個先驅性的重要研究,結合九項生化數據,經過複雜的運算,用來分辨經過嚴謹結構性會談診斷的重度憂鬱症病人,有很好的信效度,甚至比臨床醫師在簡短看診時的判斷還精準。

這是重要的第一步。

也許未來還會有更多指標加入,運算方式還可以調整,讓診斷的信效度更高。

如果這些檢驗方式的成本能降低,懷疑自己有憂鬱症的人先做個抽血檢查,應該會比憂鬱症自填量表更準確。

許多新的研究是在這十幾年才漸漸成形,社會大眾才剛漸漸接受「憂鬱症是大腦疾病」的概念,要讓病人與家屬聽得懂「憂鬱症不只是大腦的疾病」,恐怕又更複雜。

其實糖尿病也是全身性疾病,高血壓也是全身性疾病,煙癮、酒癮引發的問題也是全身性,現在流行的PM2.5空氣污染影響的也是全身器官。

反覆出現嚴重憂鬱症狀的病人,或許要把自己的憂鬱症當成慢性病看待。

有個還有待驗證的數據顯示,即使病人服用抗憂鬱藥物兩個月,憂鬱症狀明顯改善,那九項指標並沒有明顯變化。這或許表示,藥物或其他非藥物的憂鬱症療法,有時改善的是表現的症狀與病人的感受,但真正生物層面的問題還是存在。

所以,有些嚴重的憂鬱症病人,在服藥半年、一年之後,覺得症狀改善許多,把藥物漸漸停掉。

過了數個月或一兩年後,病人遇到一些挫折或重大壓力,憂鬱症復發,又回來看診,我只好跟病人解釋,因為之前的壓力與憂鬱症對大腦的傷害,有時並無法完全恢復。

遇到一些壓力刺激,大腦又開始不穩定,憂鬱症惡化,也只能再重新開始新的療程。有些病人後來就不敢停藥,在穩定期繼續服用低劑量抗憂鬱劑,反而能維持更好的生活品質。

只是,對於憂鬱症頻繁復發的病人,我們難以判斷的是,病人是因為體質與長期累積的壓力,逐漸讓身心狀況變差,還是因為引發第一次重度憂鬱的創傷或壓力事件,對大腦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還是精神科藥物對大腦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或許這兩種狀況都有可能發生。

當我們逐漸認知憂鬱症的生物因素時,病人或家屬難免會擔憂,這會不會遺傳到下一代?

重度憂鬱症父母的下一代罹患重度憂鬱症的比例的確較高,但這有一部份是來自社會心理因素而不是直接基因遺傳—憂鬱症會影響工作能力與社交能力,同時也會惡化父母的經濟能力、教養能力與人際互動,這對於養育下一代自然會有影響。

所以,尋找適合自己的憂鬱症療法,好好治療憂鬱症,比擔憂會不會遺傳給下一代還重要。

也許再過五年、十年,人類對憂鬱症就能有全新的瞭解。

只是,在全球化的激烈競爭、對消費慾望的渴求、以及分配正義的極端惡化之下,即使我們對大腦有越來越多的瞭解,還是很難避免有越來越多人罹患憂鬱症吧。

(本文轉載自陳豐偉醫師的高雄精神科診所札記)

慢慢後記:

大約從九、十年前開始,我開始接受學習氣學醫學理論的醫師群治療(多數是中醫師),
其中有些醫師告訴我,精神藥物對我的病情有害無益,會讓我的神經更緊腦更高壓,
甚至服久了會讓我的腦壞掉。(而後來發生的狀況確實也是如此,造成我腦部失能神經系統受損,造成諸多障礙)
由這群不同醫師告訴我的共通點就是:我的憂鬱和躁鬱狀況,是全身諸多障礙造成氣血運行不順而使細胞缺氧神經緊、腦細胞缺氧腦高壓所致。
也就是說,我的憂鬱等精神症狀是身體諸多受傷處造成的血流不順所致的使細胞缺氧狀態,而腦細胞缺氧人就憂鬱、腦功能就失常。
精神藥物是治標抑制症狀而非治本,
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在於疏通身體受傷障礙處的阻礙,使氣血順暢,讓神經放鬆、讓血液能夾帶更多氧氣,供氧給細胞。
而有些病友因腦傷嚴重或急性期症狀強烈或服藥過久心理依賴停藥不易,所以不得已得依靠精神藥物抑制症狀。

 

這是我親身實證讓我能不靠藥物過正常生活的身體醫療觀點。
這是我寫部落格分享自身經驗想告訴大家的觀點之一。
氣血不通造成細胞缺氧所以部分人有精神症狀的問題是全身性、系統性的。
尤其是嚴重憂鬱會復發的病友,
要持耐心慢慢面對疏理自己的狀況。
我們一起加油~

慢慢              2015/3/29   

 

關於血流不順對身體影響很大的觀點,我以《自律神經健康人50招》內資料說明
可參見 以《自律神經健康人50招》與自身經驗 談精神疾病的成因與自助之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